水润三秦 大地生辉——陕西作家李虎山访谈录
作家李虎山继5月18日长篇小说《之间》参评第11届茅盾文学奖后,7月2日又推出力作长篇报告文学《水润三秦》。该书以记录一代代水利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深沟险壑寻找水源,用坚定的毅力与灾情争分夺秒修复管道,用科学的知识储备奉献智慧,为三秦大地上1500万农民彻底摆脱肩挑背扛、人担畜驮远距离深沟取水的艰辛,使人们远离饮用苦咸水、高含氟水带来的疾病与伤痛。
新书刚一上市,便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近日,《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许衙评围绕该书的写作专程采访了作家李虎山,现摘录如下:
许衙评:李老师,恭喜您今年在创作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先是出版了长篇小说《之间》,并入围第11届茅盾文学奖,连续两届入选茅奖参评,这在陕西文学界是少有的。最近出版的报告文学《水润三秦》,听说又深受读者好评,我今天来,就想了解一下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我知道,您一直在写长篇小说,为什么突然又写起报告文学呢?
李虎山:谢谢您的采访。说起《水润三秦》这本书,很有意思。在我心中,这是一本任务书,就是说,原本没有写这样题材的想法,2020年五六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从陕西作家网上看到这么一个信息,言说陕西省水利厅下属的城乡供水中心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全省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单位,省委宣传部组织力量将其事迹作为重点创作主题进行宣传,看到陕西作家网的公示后,我就递交了申请报告,我认为自己有条件书写这本书。我在写申报理由时说道,自己曾经在省住建厅城建处待过一些日子,对全省城市供水情况相对熟悉。没想到这个理由被省作协采纳,就将这本书的写作任务交给我并与我签订了创作协议。
许衙评:知道当时您接到任务后,是刚在医院做了手术,是带着伤痛去做采访,而第一次采访后,采访者讲的故事,调动了您写作的积极性,是这样的吗?
李虎山:是的,刚与省作协签订了写作协议,我便在医院做了一个大手术,做完手术还没有拆线,由于心急,怕误事,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创作机会。我带着伤痛就去柞水县采访。刚以接触采访对象,便被对方讲的与饮水有关的故事所吸引。其中一个故事是一位76岁的住在山顶上的妇女讲的,她讲自己一辈子从山间挑水的故事。老人讲着哭着,我听后非常感动,便认为这将是一本写出来能让每个读者动容的书。因为无论在哪里采访,凡是提到吃水问题,每个采访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回忆,讲不尽的心酸。这种讲述和回忆给了我极大的创作动力。我硬是忍受着刀伤的疼痛做完了第一次采访,回到西安,我一边去医院拆线,一边写出了那个故事,写着写着,我自己都流泪了,因为那个老人说,她在高山上挑水时,突然遇到倾盆大雨,雨将自己打倒在地,将水桶打成木片,可她自己还怀着身孕,为了保护用腹中胎儿,她一个人在山顶上哭嚎呐喊,向苍天祈求。我为什么会流泪呢,因为我母亲就是因挑水跌倒后致腹中胎儿流产,导致我一辈子没有妹妹。
许衙评:这本书中,您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或者亮点在哪里?
李虎山:一本书是否成功,身为作者我不好评价,目前刚投放市场,只是觉得大家比较喜欢,到底是否成功,那是要读者去说话的。要说亮点,还是很多的,比如书稿刚完成初稿时,交到省水利厅去审读,宣教中心王辛石主任看后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这是我省水利题材方面一部难得的文学作品。”他如此一说,给了我很大信心和鼓舞,因为王主任不但管着陕西水利宣传教育的事,还是《中国水利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陕西水利》杂志的总编,也是作家、摄影家,他不但站位高看得远和宽,接触的与水利有关的新闻也多,他能给出如此评价,相当于给我吃了定心丸,这算是亮点之一。亮点之二是2021年9月28日省作协组织了第一次改稿会,西安音乐学院仵埂教授在会上也给了很高评价,他说这是一本全景式书写陕西饮水史的一本书,视角很宽,采访者采访很深入,写出了特色,作为报告文学,细节抓得好,可读性强。2022年5月23日,在省作协组织的第二次西北大学改稿会上,西北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周燕芬教授也给出了极高评价,她说作为报告文学,作者写出了小说的味道,通过一个个故事,能引人入胜,不是一般的报告文学,读起来有种干巴巴的感觉。当然能得到专家的好评,我自然高兴。也算这就是几个亮点吧。
许衙评:您在采访创作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和事情令您最难忘?
李虎山:这个实在是太多了。上面我谈到在第一次采访中,那个老人讲的自己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第二个是水利厅几个领导的话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一是王辛石主任,我俩交流的最多,他给我讲了许多水利系统的故事,给我构思布局起了到了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因为他掌握全省水利的宏观信息;二是省城乡供水安全中心赵军校主任,我在书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帮助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三是《陕西省志。水利志(1996~2015)》副主编杨耕读先生,在我写出部分章节后,布局卡壳时,他的一句话使我犹如醍醐灌顶。他说,你要写陕西人的饮水,得首先要告诉大家咱们陕西到底有多少水。他如此一说,我一下子有了明确的书写方向。这是一个方面,当然了,还有书中讲出来的许多故事,不但令大家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更会使人落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省水利厅年过半百的处长,为了帮助旱塬地区农民饮水,他常常爬电杆上水塔,帮农民修理送水管道,而他80多岁的母亲,在临去世前还在呼唤着他的名字怀着念想闭上眼睛。另一个是安塞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为了感谢给他们引来水的供水队长,自己戴着老花镜为年轻的供水队长做了一双布鞋,天天站在崖畔畔上等待那个供水队长,另一个村的村干部为了感谢这个队长,杀了一只羊答谢给他们拉上自来水的队员吃,以示感谢,这个队长知道那个村没有集体资产,听说所杀的羊还是借村民。他拒绝了吃答谢羊。后来又一想,这不吃已经杀了的羊,村民心里一定难受,他又返回身采取“搭平伙”的办法,请来了大家一起吃,他自己先交了10元。还有咸阳市水利局的一位年轻的水利干部,为了帮助农民调整产业规划土地常常加班至深夜,最后累死在自己担任扶贫队长的村子里。
而平利县水利干部扶贫队长王青山,母亲患癌症在西安住院,他去看望母亲,母亲对他说,你是扶贫队长,我儿于那些人比一个妈重要,妈不缺少儿子,那些贫困户需要的是你这个队长,千万不能让他们失望啊。而神木市水利局几个年轻的扶贫工作人员,硬是将黄沙河水引上高高的山峁,他们用青春的力量改变了住在山峁上的人“渴死不喝黄河水”的风俗,用知识和科技将黄河水变成了纯净水。榆林市供水办副主任吴瑜为了保障市民用水,赤脚在下大暴雨的夜晚在洪水中走遍县城,想办法帮农民解决饮水问题;延安市饮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李永海,为了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几乎把三年时间放在乡下进行调研部署,最终把饮水工作做的在全国有了名;像韩城市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卜晓军,他在天安门前的阳光中拿着证书照相发在朋友圈后,被他的小学老师看见,70多岁的老师当即写了诗发表在朋友圈,一下子成了韩城市的热闹话题,就连市长、副市长也在朋友圈点赞;还洛南县县城水厂的抢险队,在洪水冲走供水设施后,一群年轻的抢险队员像亡命徒,与洪水对抗,挑灯夜战,在很短时间内为农民修好了供水设施,还有西乡县柳林镇小龙村的付亮,自己当兵后在汉中市生意做的很成功,而父亲为了给乡亲们接通自来水累死后,他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生意,回到家乡,接替父亲的责任,不但为乡亲们拉通了自来水,还利用村上的资源开发了“小红旗渠“等景观。像石泉、汉阴县等的水利扶贫工作人员,个个都是抛家弃舍,奋战在供水一线,令人难忘的故事实在是在太多,都在书中有所记录。
我在书的后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对水利系统的扶贫人员进行描述,我认为是最理想的;任重道远虽辛苦,催马扬鞭正当时。采访中,我接触了许多水利系统的扶贫工作者,了解到他们在扶贫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常常将自己感动得语无伦次。这些人为了让农民吃上安全放心水,抛家离岗,告亲别友,吃苦耐劳,一头扎进大山里,一忙就是经年。有人为了给农民引水到家,身染疾病,忘记自我,克服困难,坚持始终;有人为了改变乡村的山水和土地的容颜,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开拓进取,用担当和实干精神,用自己的言行将党的扶贫政策演绎出精彩的传奇。他们的举动,像一盏盏高挂在乡村的精神明灯,为干枯的小河照出了希望,为沉默的土地点燃了梦想,为那些期盼着早日摆脱贫困的人唤出了力量和信心。正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而这些事,改变了农民的命运,重新书写了乡村的历史,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常说,今天的乡村没落了,留下的只是逃离者的背影,可现在,一股股清泉沿着政府的决心,沿着引水人的真心,流到农家的灶头,滋润了农民的心给农民增添了信心。水活则人欢。这清泉,唤醒了土地,唤醒了山乡,唤森林,唤醒了香禾,唤醒了人心,唤醒了乡村的精气神,使那些渴望在寂寞的土地有所作为的人,重拾初心,蓄势聚力,铸造希望。
我知道,尽管自己走了许多地方,接触了许多人,但我的书写和叙述仍显浅淡,未解心中所期,也未能全景式地呈现出在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各路人马所做出的努力,记录下来放在书中的也只是少数,但那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变农民命运的人,农民能记住他们,历史一定也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举动,宛若岁月精心铸造的丰碑,会屹立在三秦大地每一个角落,接受历史检阅。
许衙评:听您如此讲,我才知道读者为什么喜爱《水润三秦》,看来爱是有理由的。您认为在写此书时,除了水利厅的大力支持,还应该感谢谁?
李虎山:当然要感谢省委宣传部有这么个项目,其次要感谢省作协,特别是副主席安广文、秘书长王晓渭和创联部蔺晓东主任和作协主办项目的所有同志,他们在本书的完成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一次一次组织专家指导改稿,一次一次询问进展情况,关心我的生活和身体,都使我很受感动。第三个要感谢的是那些被接受采访的人们,还有各市县水利系统的管理者,他们都给我的采访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四是要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特别是责任编辑马凤霞女士,他不但不厌其烦三番五次地对稿件进行校正,还用宽容的态度理解我的苦衷,最后还写了文章发表在上海的《青年报》上。五是要特别要感谢广大的读者们,没有他们,书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认为读者就是写作人的衣食父母。我自己有许多读者,他们像忠诚的“粉丝”一样紧紧围在我的身边,无论我出了什么书,他们都会争先恐后的买来读,然后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谈感想谈不足,或者写评论文章给予书肯定褒贬,并提出修改意见。这让我很感动,也是我写作的动力。
许衙评:下一步,您在创作上还有什么计划?
李虎山:目前正在书写《商洛作家群探究》一书,同步也写一部长篇小说《日月的拐角》和修订长篇小说《仓颉传》。《日月的拐角》和《仓颉传》初稿已经完成,但目前还是将精力放在《商洛作家群探究》的写作上,这本书和《水润三秦》一样,采访量相当大,写起来比较慢,但我有信心完成。
许衙评:工作不息,笔耕不缀,这可以说是您真实的写照!祝您能撰写出更多反映基层奋斗者足迹和读者喜爱的书,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李虎山:谢谢您的采访和祝福!
李虎山,陕西省洛南县人,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先后出版各种著作8部,长篇小说《平安》《之间》连续两度参评第十届、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外,其创作的散文集《故乡有我一棵树》、短篇小说《爱听音乐的狼》和40多篇散文小说50余次获不同类别文学奖项。
许衙评,陕西省兴平人,社会活动家,资深媒体人。2002年负责编印《陕西市政》杂志,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8月与杨海卿、李虎山联合创办西北建设杂志社并担任总编辑,2023年7月《西北建设》杂志获中图刊号:581B0335,同时发起成立绿色发展融媒体中心,参与中国绿色发展联合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环球绿色发展论坛”永久性会址工程落户咸阳的筹备启动工作。
附王辛石主任为《水润三秦》所写的序言:
浓浓的民生情怀
王辛石
我老家在陕南,从小在农村长大。1986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巴山深处一个叫碑坝的地方。那里远离城市,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从一个村子到另外一个村子,往往要徒步走上大半天。一次下乡夜宿一个叫明山湾的地方,这个小村庄地处半山腰,山高坡陡,环境恶劣。家家都有一个扁形的木桶,一问才知道是专门用来背水的工具,每家每天都要沿着陡峭的山路到沟底的一个山泉去背水,一来一去两个多小时,一百多斤的木桶压在人背上,佝偻着艰难跋涉,除过下雨天能收集些天雨水,基本上常年如此,吃水成了老百姓最大的负担。而在极度干旱的定边县,曾经缺水的现状使人震惊,因为水源短缺,老百姓连洗脸都成为一种奢侈,以致流传着“男人见人两只眼,女人见人背着脸”的谚语。吃水问题,世世代代困扰着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渭北旱塬、秦巴中高山区老百姓,也是各级政府努力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省委省政府启动了以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为目标的“甘露工程”,一位省上领导在动员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说到,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还没有解决,是我们各级政府的失职。
从“吃上水”到“吃好水”,近30年来,陕西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最新的数字是,陕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95.95%,实现了饮水安全全覆盖,彻底摆脱了肩扛背挑、人担畜驮、远距离深沟取水的艰辛和饮用苦咸水、高含氟水带来的疾病与伤痛。
这是一段艰辛曲折、顽强拼搏的历史,也是一段容易被忽略、被淡忘的历史。因为,解决吃水问题,虽然涉及千家万户,但都是很琐碎、很具体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却又是关系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意义深远而重大。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去总结、去挖掘、去记录,以文字的形式留住历史的真实。
李虎山同志担当了记录陕西解决吃水问题的历史重任。他说,他从小生活在农村,知道吃饭喝水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也见过了太多关于吃水的悲情场景。为此,他带着对缺水的深切体验和对水利惠民政策的无限尊崇,踏上了追寻“吃水”故事的征途,走遍了陕北关中陕南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采访了无数奋战在供水一线的基层水利人,以及生活在这些山岭沟岔中的老百姓,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细致入微的笔触,写成了报告文学《水润三秦》。
《水润三秦》立足于陕西水资源严重短缺现状和农村饮水困难实际,从黄土高坡到渭北旱塬,再到秦巴山区,向读者科普了黄河、渭河、汉江等省内各级河流的水资源概况,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解决“吃水”问题,陕西水利在水源工程建设、城乡供水工程等工作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描写了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生动图景。
阅读《水润三秦》,书中的文字有温度、有情怀。书中的人物真诚、鲜活,他们的故事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无论是省上的领导同志、驻村的水利干部,还是乡村的管水员和淳朴村民,他们都为改变缺水的历史而担起时代的重任,燃烧自己的青春与力量。省水利厅先后前往丁户塬村的王晓辉、赵川、李刚、郑坤、耿乃立、季万才等水利干部,克服重重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打井、饮水、铺设供水管网、硬化村路、改造村容村貌、建设移民新村……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筹莫展时挑灯夜战寻思路、列计划、写报告的苦累,有因回不了家、尽不了孝而不被理解的酸辛、有风里雨里雪里来回奔波的惊险、有创新创意改善村民生活的喜悦,等等,他们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用心用情的举措,将这个深度贫困村打造成了脱贫攻坚样板村。那些奋战在石泉县板桥村、汉阴县上七村和田凤村、柞水县石镇、以及南郑县、神木县的基层水利工作者,他们或克服重重艰难、在大山与沟壑中寻找水源,或与灾情争分夺秒抢修管道,或舍家为业、牺牲在扶贫岗位之上。还有许多名字,都被水利行业所熟知,如王青山、卜晓军、周清德、张新生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解渴”,一点一滴的力量汇聚成了磅礴的动力,改写了贫困乡村的历史,改写了贫困百姓的命运。
这是我省水利题材方面一部难得的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陕西农村从“无水喝”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巨大转变。它将那些鲜活的记忆、奉献的故事、艰苦的奋斗和乡村土地的盘活、村民精神的回归、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绘成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卷。千言万语化成一句“有好水,才有好生活。”
“所谓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如果感恩今天的好水生活,就需要认真阅读这本好书。
(作者系中国水利报陕西记者站站长)。
| 编辑 ANNA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