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黄天顺小说《社树姚家》的影视品相

2023-08-02   大美陕西网 / 杨军   ico_2_1.jpg  
5.4k

微信图片_20230802172928.jpg

小说和影视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虽然我一直都不赞同以小说改编影视的效果来衡量一部小说的好坏,但当我阅读完长篇小说《社树姚家》后,认为有必要重提这一话题。从小说的角度来看,《社树姚家》不失为一部精品之作,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作者黄天顺凭借多年丰厚的历史知识储备,前期《三秦儒商》《大引茶商》等陕商题材写作的成功实践,以及他勤奋努力、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都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不久前,中国作协专门举办了“文学与剧作:百年修得同船渡——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座谈会”,专家们共同探讨了“文学与剧作如何共荣共生”的话题。认为在大IP时代,文学与影视并不冲突,两种艺术形式可以互相转换。但并非所有的小说都能够改编为影视剧。而长篇小说《社树姚家》具备了影视改编的潜力,具有良好的品相。

微信圖片_20230802202433.jpg

故事的主题贴近市场。我们读一部小说,首先要感悟到它是不是一部影视向的小说。那么,什么类型的小说可以算是影视向或者说适合改编成影视的小说呢?除了那些IP型的小说以外,适合改编成影视的小说都有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故事非常好,有好的故事构架、好的故事内核。好的故事主题突出、人物丰满、情节丰富、节奏感强。《社树姚家》作者黄天顺,从一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奔着这部书可以有机会被改编成影视而进行谋划。这部小说在整体的故事布局、结构、人物、节奏、主题上,都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为挖掘陕商的历史,作者历时十余年,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在完成前两部陕商题材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再度将触角伸向陕商,小说既体现了文学性和艺术性,又兼顾通俗性和商业性。社树姚家几十代人,纵横四海,搏击商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以商事国、以商护国、以商富国、以商兴国”的陕商精神。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以时空穿越为经,以杰出人物为纬,用文学形式塑造历史上陕商精英雕像,让“忠义仁勇”的陕商精神光照古今。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忠义仁勇”的陕商精神,是这部小说呈现的主题,在这个大方向下,作者通过社树姚家的故事,向读者传递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这一价值观符合当下的影视市场所要表现的趋势,也是近年来许多爆款剧的创作思想。

故事的人物性格突出。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成功的不少,如梁晓声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马伯庸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另外还有其他改编成名的小说《斗罗大陆》《庆余年》《甄嬛传》《余罪》《琅琊榜》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人物形象比较突出,能够让读者、让观众从剧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社树姚家》的主人公不是一个人,故事跨越近四百年,作者巧妙的选择了姚家历代人中,在商界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人物关系设置上,有爱情、亲情、友情、师徒情等等,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比较丰满。

社树姚家第八代姚清纯、姚方钟,于明朝中期入川经商,创建了恒裕堂商号,修建了社树村姚家的标志性建筑花门楼。花门楼从明中期一直到解放前,都是姚家的象征。第十二代姚一阳,清初入川恢复姚家产业,使恒裕堂逐渐兴盛。第十四代姚昂干,创建永聚公,后来把永聚公一分为三,创办了永聚公、永聚源、永聚全三大商号,为了防范风险,后又分为十大堂号,生意遍布长江流域,使姚家生意达到了鼎盛时期。第十八代姚德,曾与林则徐、左宗棠有交集,创办了泾干书院,对关中教育做出了贡献。第二十一代姚文青,与于右任、吴宓相交甚厚,是陕商中唯一把生意做到东南亚的商人。这些人物,在姚家的家族史上,如同一颗颗明珠,散发着熠熠的光芒。从人物的出场来看,似乎比较零散,但作为影视艺术,反而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甚至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让他们互相对话,使人物形象进一步升华,故事更加好看。

故事的节奏强情节推进。影视剧崇尚的是“故事为王”,要“有戏”,小说的情节,节奏一定要快。避免过于冗长的背景介绍,直接进入故事,将背景介绍融入在故事之中,切忌大篇幅的人物独白和心理描写。这样的小说,才有可能在出版之后,得到影视版权运作的可能。小说《社树姚家》基本体现了这一点,一开场就是“强情节”,选择“严重”的事件启动故事。从战场入手,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姚成英勇骁战以及命运的安排,开启了姚家子孙后代数百年不平凡的历史。“大战武昌”“镇守南阳”“招聘驸马”“迁居泾阳”等,开篇仅用一章篇幅,就切入故事主题,几个矛盾点设计精心,节奏感很强,完全符合影视剧规律。

就文本来看,小说的体量非常大,共66万字,36章,如此宏大的叙事,浓缩到社树姚家的故事上来,用以小见大、小切口大着眼的方式讲故事,为影视改编的再创作提供了素材库。小说上、中、下三部分相对独立,但都有姚家的故事主线牵连,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推进链,事件环环相扣,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另外,作者在个别章节里,通过一些画面感的语言进行叙述,也为改编奠定了基础。

故事体现现实主义思想。近年来,现实主义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被读者观众熟记的现实主义作品不断呈现。现实主义创作是作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样貌,描写形象,揭示内在特质,它透视的是一个时代,呈现的是现实主义关照,所以,创作是有承载、有承担的,现实是创作的本真核心。陕商(也称秦商),是中国按照地域亲缘关系最早出现的商帮。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提到“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

小说 《社树姚家》讲述了以陕西泾阳社树姚家为代表的陕商团体,凭借着商帮堂号特殊经营方式,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当时的商业“巨舰”,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特别对商业贸易区域,比如四川康定地区的社会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社树姚家的“天增公”,因雅安大火波及商店,天增公掌柜“高八爷”恐土匪趁火打劫,带领店员坐守库房,火灾过后,库房无恙。此时财东总号债务到期,姚家财东致函高八爷,求寄钱以偿债务,而最终一文不给,表现陕商“东西制”两权分离的严格制度。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陕西工商界著名代表、开明人士社树姚家姚文清先生带头捐出80根金条和17处西安的房产,表现拳拳爱国之心。作者在历史素材的选取上,如深海探珠,撷取了许多闪光点,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自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从资方还是从编剧的角度来看,黄天顺的小说《社树姚家》改编后,有可能衍生一系列的产品链,如陕西美食、泾阳伏茶以及中华文明遗迹文化游的热潮。

文学与影视要“联姻”成功,要实现双向赋能,就应该有“门当户对”的基础。中国“四大名著”的影视剧改编,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因为其存在内在的文学之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不仅只是剧情,也不是人物,而是影片把48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巧妙地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它不仅为影片增色,更让人们体验到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编剧余飞说过:让剧作回家,回文学的家。黄天顺的小说《社树姚家》具备了这样的文学品相,希望《社树姚家》能够改编成功,也希望改编成影视剧的《社树姚家》把文学的优良基因持续传承。

微信圖片_20230802202455.jpg

杨军: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文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理事,中国现代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主席,陕西省百优人才。作品曾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电影中国首届儿童电影剧本最佳孵化奖”“全国最美企业之声文艺作品银奖”“中国广播剧专家评析一等奖”“中国金融文学奖”“华策集团、七猫中文网首届奔腾计划十强作品”“象山国际电影节优秀剧本”“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创作入围奖”“陕西省作协主题创作项目”等。)

| 编辑 ANNA     版权与免责声明 

    继续阅读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