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 打造西北地区全产业链物流基地
8月1日拍摄的“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28岁的刘涛是一名“正面吊”司机。从新手成长为熟练工,他花了5000个小时。
“正面吊”是集装箱正面起重机的俗称,主要用于集装箱的堆叠以及码头、堆场内的水平运输。8月1日,在西安国际港站内的“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堆场,一辆辆重卡排起长队,等待着“正面吊”装载集装箱。
只见刘涛握住起重手柄,缓缓操作“正面吊”,集装箱被吊臂紧紧抓起。此时,重卡向前行进,吊臂缓缓落下,集装箱精准完成装载。
“‘正面吊’自重70吨,要操作它在指定位置精准落箱,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旦遇到下雨天,落箱出现滑动,箱子放歪了,就会有安全隐患。”刘涛说,他平均每天要装卸60多个集装箱。
作为“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中最早投用的基础设施,2.6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建成面积已超七成。刘涛笑着说:“年底堆场就全部建成了,到时候就更忙了。”
“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30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建设冷库、交易市场、加工车间、商务办公楼、集装箱堆场等,是集冷链运输与仓储、肉类及生鲜食品加工、展示交易、集采服务、仓储保税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西北地区冷链食品进出口及国内销售业务的需求,交易额可达200亿元,预计带动就业2500人。
“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经理雷振国说:“自年初开工以来,项目部紧抓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施工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大部分建筑主体已经封顶,正在进行材料清理、结构修补等工作,预计明年全部建成。”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打造‘双循环’核心枢纽”为目标,全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助力陕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619列,同比增长46.2%,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开行比亚迪、吉利、隆基、冠捷、爱菊、非遗等特色专列,累计服务企业1.65万家。
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的物流通道优势,西安国际港务区推动单一集装箱运输方式向笼车、板车等多种运输方式转变,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力,为陕西企业“走出去”提供成本更低的运力服务,为中亚产品“引进来”提供强有力的通道支撑。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解决了铁路冷藏箱运输问题。”西安陆海国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华说,依托铁路线直达园区的优势,“一带一路”冷链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冷链物流大通道,吸引国内外知名冷鲜贸易商入驻,使水产品、冻品、牛羊肉、水果等生鲜产品在西安港实现集结分拨,努力打造西北地区全产业链物流基地,助力西安港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冷链交易中心。
来源:人民网
| 编辑 ANNA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