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2024-08-05   大美陕西网 / 梁红仙 单剑峰   ico_2_1.jpg  
7k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组成的民族文化有机体。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思想文化内涵,是铸就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根基,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资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确立,是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中华文明史上的典籍浩如烟海,这里阐述的“经典”指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在中国文化史上,经典大多指典范的儒家典籍,有些道家、道教的作品也被称为经典一般认为经典是指儒家类的文化元典。那么,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参照前贤的治学实践、学术主张及其对经典的理解,张岂之先生认为文化经典应有以下三项参照标准:“一、经典是民族与国家的文化精髓,能集中反映中华文化血脉和价值理想的作品;二、经典具有独特的和无可替代的代表性,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三、经典是历史长期检验的产物,历久不衰,历史、时间是经典的公平公正的批判者。”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至少应该包括《诗经》《尚书》《春秋》《孙子兵法》《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易传》《荀子》《韩非子》《礼经》《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汉书》《论衡》《肇论》《坛经》《正蒙》《资治通鉴》《四书章句集注》《传习录》《孟子正义疏证》《文史通义》《十三经注疏》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珍品和宝藏,值得研究、宣传和弘扬。

翻阅经典,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积淀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民族文化生根发芽的起点和源头活水。这些经典跨跃时空,虽历久而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里程碑,自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古代诸多领域都留下了鲜明的烙印,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不断发展的重要源头,不仅记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变迁,同时也记载了自然界的变化及其与社会人事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一定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酿造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历史以及承载着其精神文化思想的文化典籍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记录,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华夏文明早期社会的珍贵文献。通过研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儒家文化、道家及道教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学习并掌握其思想体系,领悟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塑造,离不开高质量文化典籍的普及推广宣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将其中蕴含的最核心、最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发掘出来,推送给国家社会大众,使其大众化时代化普及化,成为浸润全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根基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并为世界文化交往与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pg

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铸就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2014年,习近平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铸造,必须以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认同为前提和基础特别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生活目标、风俗习惯等核心要素持肯定态度和情感依赖,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介质的民族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确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文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没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就失去了最深厚、可靠的基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系统,文化经典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涵养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应对世界文化冲击强有力根基因此“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主要应吸取其中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共同体就很难真正地形成与确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具有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探索精神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诚实守信、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夷夏一体、心怀天下的爱国精神等,这些是我国这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传统文化典籍中老子“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思想;孔子宣扬“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墨家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品质;法家重视法制,提出“定分止争”,讲求严谨务实的作风等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在衍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发挥古为今用,将传统文化典籍中的这些核心价值理念加以继承、提升发展,民族文化基因提炼、发掘与重组后,注入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的具体特质,将其凝聚融汇成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理解和践行我们就能更好地借助全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与共享的文化传统,借助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同,构建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治国理政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中还讲道“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段话的大意是,统治者不要直接要求下级或者老百姓“敬”或“忠”,而是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提高并养成“庄”“孝慈”“善”等政治素养,然后进一步重视下级、老百姓等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提拨和使用较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国家,就能使整个社会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墨子主张君主应尚贤使能,任用贤明之士而抑制不肖之辈,并把尚贤看作是政事之本,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任人主张。孟子的“仁政”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理,先王因为有同情人的心理,所以会实施同情人的政治,这样治理天下就要容易得多。韩非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形成“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在他看来,要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君主就要善用权术,臣下就要尊法守法,并强调“以刑止刑”,“严刑”“重罚”,坚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废先王之教”,“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以法为教”,认为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只有严刑重罚,民众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政权才能得到有效巩固。凡此种种,都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古代“大同”理想在当今世界的现实运用,充分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大同世界”的传统理念与博大胸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确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之根和强大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培育与塑造民族精神的根基

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精神营养,创造性地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民族凝聚力,建造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传统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智慧,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格。民族文化塑造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来自于全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深厚历史根基,是五千年多年来民族精神的文字载体和艺术表现因此,要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传承、创新和重建,通过诸如文化象征符号、典礼仪式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来培养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文化融合,尊重并保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多地纳入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系统之中,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变得更加宽广而坚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增强民族凝聚力,就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通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相关课程,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科技发明、法律制度、民俗文化等博大精深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广阔的领土是如何由各民族共同开创的,又是如何一起塑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情感认同,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民族自信,以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涵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夯实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深厚根基

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的基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和确立,需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一家”“华夷一体”“中华一体”的历史性文化符号和现代性强烈认知基础上,捍卫了祖国统一历史进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对此西方学者也认识到,“虽然中国存在各种不同的政体,但是很早就发展出强烈的文化统一意识……”。九州一统、四海归一的“天下”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文化基础。各民族无论人数多少,都得到同样的承认和平等地位,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增加和拓展民族文化的共性基础,塑造出明晰地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中华民族文化特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通过共同的文化符号联系,建构每个公民内心深层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不能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学习与宣传。在教育部相关政策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然渗透到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从小学开始学习汉字、汉语语言文化,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初阶教育学习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中学时期,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和倾听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兴趣热爱进入大学阶段,则应更加侧重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积极培育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夯实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合格的人才。

 

作者简介

梁红仙(1969—),女,陕西榆林人,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单剑峰(1969—),男,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现当代经济文化研究

梁红仙(原图)V2.jpg

梁红仙

| 编辑 夏胜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继续阅读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