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村的新“创业史”
2017-11-08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杜瑶
“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身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麻袋包着的铺盖卷,出现在渭河上游的黄土高岸上了。在雨里带雪的春寒中,他走得满身是汗。”
皇甫村里的农民盖起了新楼房。
柳青《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从雨中向我们走来,踏着穷苦人寻求改变和创新的脚步,流淌着农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汗水。
那片蛤蟆滩,记录着农村如火如荼的互助合作场景,见证着汤河上庄稼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如今,走在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依旧“空气是这样的清香,使人胸脯里感到分外凉爽、舒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与农村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皇甫村的农民和土地也从未停止过探索生存与生活的方法。
释放土地活力
今年9月,由于连日降雨,皇甫村里的土地还带着些潮气,有几户村民的家门口放着沾满泥浆的雨鞋。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创业史》中的农户大都住在用泥垒起的稻草棚里。梁三、梁生宝曾梦想盖起的砖瓦房,如今也早已实现,并且比想象中更高大漂亮。
上世纪50年代初,柳青离开北京,来到皇甫村生活。他过起了农村生活,穿着土布棉袄,和乡亲们在土炕上聊天,聆听最质朴的心声。在滈河边的这片土地上,他一住就是14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创业史》。
作为《创业史》人物“才娃”的原型,刘田民对土地的热爱和依赖无比强烈。记者见到刘田民时,他正从农家小院里走出来。72岁的刘田民是地道的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皇甫村这片土地上。如今,看着家里的二层小楼,刘田民感慨:“我家这楼是1985年盖起来的。在很多人看来,农村这房没啥稀罕的,可对我们这些从贫困时期走过来的农民而言,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大家脚踏实地,用劳动换来的,是土地给予我们的财富。”
和土地相伴相生,是农民最踏实的选择。然而,即便是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大多数农民的日子过得还是很一般。皇甫村1组组长刘斌说,自家种植粮食作物,的确费人工、投入高。以种小麦为例,农民要买种、施肥、犁地、收割、运输等,步骤繁多。以前,农民靠着土地填饱肚子。现在,农民除了照看家里的地,农闲时还会出去打零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认为,我们用耕地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生存问题。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民能够获得资源的途径不是很多,为了更富足的生活,很多农民就选择进城务工。这样一来,家里的土地因长期无人耕种而闲置撂荒,土地活力也难以释放。
走在皇甫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条滈河。
村里的土地沿着滈河舒展开来。梁生宝当年千里迢迢买回的稻种,就“撒”在这片土地上。
“村里的地大都比较分散。多数农户种地,既要下河滩,又要上塬。”皇甫村党支部副书记宋军利说,“比如有的农户,河滩的地0.3亩,塬上的地0.45亩,像这么小的两块地就很难耕种。尤其是收麦子的时候,雇收割机都很难,压根没人愿意干这活。”这样的窘境,在很多村庄普遍存在着,以农民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大都规模较小,对土地难以进行机械化、高效化、科技化耕作。
“三权”分置下的人地关系
2010年,陕西天聚成富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岭来到皇甫村,看到沿滈河的河滩地有的已经长满杂草,原本打算在这里种植苗木的她心里多少有些发慌。“整理这样的地,让它达到种植苗木的要求,前期的工程量很大。更重要的是,这些地零零散散放着确实有点可惜。”杨岭说。
杨岭的公司和皇甫村部分农民在当年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逐步把河滩边的土地整合起来,并对承包来的225亩土地进行系统规划,在地里种植木槿、红叶李、银杏等苗木,同时对生产路面进行硬化。
皇甫村1组组长刘斌说,皇甫村跟杨岭的公司签过合同的农民每年都会拿到土地承包费,这样一来,农民既有土地收入,也能放心去打工。此外,杨岭的公司苗木基地里的苗木还需要人工管护,这些农民都能干,参与苗木管护的农民也能增加收入。“2010年7月,我拿到了800元的土地承包费。现在,在苗木基地里做一些管护、清扫的工作,每月还有工资。”65岁的皇甫村村民宋吉仓说。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