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书记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18-03-12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赵辉
老百姓常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
上王村农家乐已成为我市农家乐的代表。雷伟东摄
在我市,就有这样一支以“西安市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认真履职、不辱使命,他们扎根基层、带头干事、为民服务、素质过硬,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西安农村“三变”改革的董岭村样本
在蓝田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村庄,全村2100亩耕地全部种植核桃,100多户乡亲都是核桃专业合作社的会员,核桃产品荣获第十八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在这个村庄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他先后荣获陕西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标兵、西安市农村拔尖人才、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优秀农民技术员等省、市、县多项荣誉,当选为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这个村庄就是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这个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动能力强了,工作才有底气,群众才能信服,创业才有业绩。”李田利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李田利始终把大胆创新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着眼改进村级管理,减少管理层级,由村一级直接面对群众,有效打通服务“最后一米、最后一步”。村务财务“阳光管理”,实行“三个组织理财,五个章子把关”管理模式,定期向群众公开,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工作中,按照“居住就近,便于管理、便于集中、便于服务、便于开展活动、按岗定责、人岗相宜”的原则,使每名党员人人心中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成立董岭核桃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选派3名优秀党员指导产业发展,推广了“合作社支部+农户”模式,社员由最初的42户发展到全村覆盖,村民人均收入2017年增加到18600元。
面对土地一家一户、地块分割、资源分散的实际,如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结合村实际,并征得全体村民书面同意后,董岭村率先在全国开展土地51∶49比例化股份改造,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全村土地进行股份制改造,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为股东,“三变”改革实现了土地集约、资本集中、利益共享,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持续增收。目前全村共有股东596人,覆盖每户群众,2017年实现股东分红800元。
在李田利的带领下,董岭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陕西省文明村”“西安市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蓝田县文明示范村”“西安市‘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蓝田县‘五星’村党支部”“蓝田县争星创优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基层村庄实践“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提起沣东新城三桥街道的和平村,西安市民并不陌生。近年来,在村党委书记白世峰的带领下,和平村走出了一条非农化、工业化、率先“三变”股份化、自主统筹迈向新型城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殊荣,成为当前我市基层村庄实践“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1986年,白世峰刚任村支书、村主任时,为破解当时村上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土地闲置撂荒等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土地“返租”模式,实行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经营”。1992年率先在西安市取消自然村(村民小组),实现全村土地村级核算、资源共享,招商引资、“借地生财”,创建了村办和平工业园,后被命名为陕西省首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2008年前后园区兴盛时期,入园企业达150余家,年产值超过18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600多万元。
工业园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仅解决了本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吸纳社会就业过万人。人口和财富的聚集,有力拉动了村民房屋出租、服务商贸业等三产的发展,区域群众全部转入二、三产业就业。2008年该村又率先推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化的改造,成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西安和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集体经济企业化运营,对接市场加快和平发展。村集体给村民的分红由当初的每人每年几百元,发展到2017年人均1.5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
和平村托管进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后,面对“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机遇,该村启动自主城中村改造。自主城改中,他充分尊重和调动群众积极性,无加盖抢建、无群访闹事,平稳、和谐、快速的拆迁得到了社会广泛称赞。2015年底,村民安置楼全面建成交房,低容积、高绿化、两梯四户、通风采光、还配建了地热源泵制冷、供暖的中央空调,每户都分到了300平方米以上的高品质安置房,真正让村民带着优质资产、带着保障、带着尊严、文明融入城市化。
目前,村集体公共积累已增加到近5亿,是“三变”改革前的6倍之多。2018年将进行一次股份调整,使村民股本金由当初2.8万元增加到15万元,夯实群众共富之基、推动村庄振兴之路不断向前延伸。
30多年来,白世峰始终秉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村民持续创新、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共同富裕之路并取得突出成效,成为当前我市农村基层践行“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典范和排头兵。
心系群众打造美丽富裕新农村
西安的农家乐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一些颇有名气的村庄也快速兴起,位于秦岭北麓的上王村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从15户农家乐挂牌经营至今,该村农家乐经营户已达到18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年接待量200万次以上,年产值近1亿元,人均纯收入35000多元。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村民也得到实惠,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些成绩和变化的取得,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王锁利的辛勤付出和坚守。
20年前,上王村还只是远离城市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800元,群众生活困难。子午大道开通、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南迁后,王锁利看到了发展的机会,他认真分析了上王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认为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说干就干,立即组织村两委会领导班子讨论形成了以发展农家乐为村主导经济产业的构思。2003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帮助下,上王村15户农家乐正式挂牌经营,如今已具有相当规模,远近闻名。
农家乐发展壮大了,村民手里也有了钱。但王锁利并未忘记环境建设。硬化村道,修建饮水系统,修通污水管网,配备垃圾压缩车、洒水车、保安保洁人员,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内还建了标准化星级公厕4座;全村水厕率达100%。环境卫生整治明确到户,责任明确到人。安装路灯、监控摄像头,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编织监控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极大保障了群众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推进村民自治,2007年以来,王锁利提出村内重大事项每半年都要向全体村民公开。几年来,先后公开了300多项村级事务,纠正了35个有异议的公开内容,拉近了党群关系、拉近了干群关系。2017年8月,上王村被确定为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同时,按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积极推行土地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的增收改革方法,采取村支两委主抓、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方式,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完善村集体产业链,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抓党建、强设施、建产业、促脱贫……一个个难关被攻克,王锁利也被评为西安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西安市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脱颖而出,正是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有个好干部、好班子的美好期盼。有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西安乡村振兴之路必将大踏步前进。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