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老民居——关中地窑

2018-12-07   来源:大美陕西网 作者:忆 安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的民居大家并不陌生,但下沉式的窑洞,却不常见,这种窑洞又叫地窑,被誉为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除了最先引起大众瞩目的三门峡地坑窑院以外,位于咸阳三原县和永寿县的地窑,也进一步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古老民居的神秘面纱。

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新兴镇北部,是渭北地区保留最多、最为完整的地窑村落,据记载,柏社村的地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柏社村共有地窑四合院225院,保存完好的有148院,经常有人居住的有25院。

刚进入柏社村,两个正眯眼听着秦腔的老人便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陆续走访了6家地窑。这些地窑的入口一般都是从地面挖出的一条长长的甬道,或直或曲,有的两窑共用一个通道,中间分一岔道,几米外的地下便是地窑了。从地面上看,只见一圈矮矮的围堰和略微冒出地面的果树树冠,可真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它们除了美观的作用,更多则是防止外人不慎掉进地窑。等到临近围堰,从上面俯瞰,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像是将北方的四合院原样搬到了地下一样,底下有妇人在院里晾晒衣裳,有耄耋老人坐在院子里闲话家常,还有小孩趴在石桌上写着作业……这一切仿佛是与世隔绝的。

地平面以下的生活,美则美矣,但多少都会有些不便之处。最让人好奇的便是排水,在院子中间、窑口通道的最低处都可以看见一个叫“渗水井”的地下排水系统,雨水和生活废水可直接由此排入地下。至于人畜用水,在过去,每家每户都有一口水井,现在则改换成了自来水。从院里进入窑内,会发现有的窑顶还有一个通风口可以直抵地面,当地方言称之为“溜子”。窑内的空气流通不如地面,“溜子”的存在,一来保障了空气的流通,二来还可以从地面传送粮食下去。

为什么会在地下建造窑洞呢?柏社村的驻村干部、地窑讲解员李海峰介绍,地窑都是从前贫苦人家居住的,因为建造地窑可以省掉许多砖瓦,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无疑是许多穷苦人家理想的住所。

此外,地窑因其隐蔽性突出,还可以躲避战争带来的危害。在革命战争年代,柏社村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和八路军均在柏社村设有秘密交通站。1932年“两当兵变”后,习仲勋转赴渭北、三原等地开展革命工作,曾夜宿柏社村联络点的地窑,同地窑主人、儿孙等促膝长谈,播撒革命火种。

等驾坡人的长寿秘诀

离开柏社村,我们径直来到了永寿县等驾坡村。这里地处渭北台塬区,周围被沟谷环蚀,边缘受沟谷的向源侵蚀而参差不齐,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风貌展露无遗。和柏社村直接向地面“打”的地窑不同,这里的地窑依势“打”在黄土塬上,大门开在塬的侧切面。走在塬上,一圈圈的围堰像是人为设计的一样整齐,向下望去,有8孔的、9孔的,还有12孔的。等驾坡的地窑,现在基本都已无人居住,由永寿县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纳入其中,作为一项参观体验项目。游客的光顾,无疑也是对于古窑的一种文化延续。

等驾坡村的地窑,依势“打”在塬上,显得格外规整。

永寿是中国“寿”文化的发源地,地窑依托着的黄土,有隔热、隔音、防火、防辐射的作用,久居窑洞,接受黄土的庇护,可以减少多种疾病。科学显示,温度在16°C~22°C,相对温度在30%~75%的范围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环境。由于窑洞厚厚的掩土和建造过程中灌注的黄土泥浆,使窑洞冬暖夏凉,满足了这一要求。此外,在窑洞室内进行的实测表明,处在窑洞内的人脉搏较地表以上的慢2%~14%,呼吸次数少1~10次,可以节省人体新陈代谢的能量,维持人体较为舒适的生理状态。

地窑内景。

在等驾坡村, 80岁以上的老人随处可见,不过住在地窑内的只剩两户,我们打算去拜访一趟。在路上,恰好遇到了刚下完地准备回家的寇贵荣,老人自愿当起了我们的向导。跟随寇贵荣,我们来到了刘学明与贾凤娥夫妇的窑洞,刘学明比妻子大两岁,今年已经85岁了。我们去的时候,贾凤娥正一边烧着炕,一边同炕头的刘学明拉着家常,窑内暖烘烘的,映得老人的脸也格外亲切。让我们惊讶的是,在他们的院子里,还圈养着几只山羊和兔子,而且都是两位老人在打理。

刘学明和贾凤娥。

都说当地人长寿的秘诀在这黄土窑里,但在等驾坡,看到那些黄昏中依旧在劳作的老人,让人不禁感慨,虽然黄土地给予了他们厚爱,但他们自身的勤劳、对于生活的热爱不也在无声中抵挡了岁月的步伐吗?

地窑人家的生活哲学

地窑中的人,无处不在地追求着生活的品质化。在柏社村同家小院,窑内贴满了各种造型的剪纸,主人虽没有将它们框裱,但其中精湛的手艺却昭示着它的不凡。据主人介绍,这些都是村里的一位老人剪的,老人从年轻时便学习剪纸,如今80多岁了仍以此为乐。在村子里,这也不是新鲜事,古朴、静谧的村子,催生了大量璀璨的民间艺术。剪纸、刺绣、面花、纸扎在过去都是女人们在窑里消磨时光的好法子;村内活跃着的秦腔自乐班,将老人们茶余饭后的空闲填补得满满当当;柏社唢呐《百鸟朝凤》欢乐明快、婉转悠扬,声调中还带着些柏社人对于生活的理解……

柏社人的餐桌,也是极其丰富的,臊子面、荞面饸络、锅盔、油泼面,都于无声处证实着柏社人地道的老陕身份。饭后,他们还要来上一碗热乎乎的苞谷糁,从种植到晾晒再到碾磨,都是在村子里完成的。晒场上,是丰收的喜悦;磨坊里,是谷物的清香;饭桌上,是融洽的和乐。再过一阵子,家家户户晾挂着的柿子就会变为柿饼被送上餐桌,自然的馈赠,加上人们的智慧,成就的不仅是美食,还有那份和谐的喜悦。

晾晒柿子。

荞面饸络。

无论在柏社村还是等驾坡,人们总是能把日子过得惬意而悠长。柏社村的郝大爷,吃过午饭后,便坐在院子里和邻居边晒太阳边聊天,初冬的暖阳照在他们脸上,随即便化成笑容一层层晕散开去。老人虽是一个人生活,日子却并不单调,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跑到村口去看其他老伙计们打花牌,那里总是聚集着很多老人。在等驾坡,寇贵荣每天依旧要下地里干农活,他健朗的身体似乎不允许他歇下来一样。刘学明和贾凤娥虽不再下地,但院子里圈养的羊和兔子,依旧是他们每天最记挂的事情,老两口的厨房,烟囱周围的黄土墙已被灶台升腾起的浓烟熏成了黑色,连同老人脸上的皱纹,一起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Tips。

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庄园以西北地区独有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地貌为依托,结合保护完整的百年下沉式古窑洞,独具“住”文化特色,园内有千年永寿神泉、百年古柿子林、美食一条街、白垩纪峡谷沟壑以及供游人采摘的万果花园,还有汇集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的小吃街,可以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