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技艺传承人刘忠阳:炉火炼就匠艺人生

2019-04-26   来源:国际在线(陕西) 作者:段晓蕊 冯妍

手艺之于匠人,是谋生的方式,但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坚守、文化理念的认同与传承。对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尧头陶瓷技艺传承人刘忠阳来说,凭借自己的双手,让泥土在千年炉火中羽化,熔炼成熠熠生辉的瓷器,这是他从小以来惯常的生活,也是他当下及日后努力经营的事业。

刘忠阳在作坊内制作陶瓷

坚守:耳濡目染后的艰辛维系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做尧头陶瓷的,我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喜欢上了这个。”刘忠阳说道。从18岁开始,刘忠阳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学做尧头陶瓷。刚开始,他只会采矸耙泥、踩泥揉泥,每天就跟黄土和泥巴打交道。 “一个匠人要做好尧头陶瓷,首先得‘懂泥’。跟工业生产的陶瓷制品不一样,尧头陶瓷是纯手工制作,用的泥也是天然的,泥的含矸量、含铁量等都没有确切的数据,匠人只能按照师傅传授的经验,反复练习。” 刘忠阳说道。

走好第一步后,刘忠阳就开始学着起锥拉坯、晾坯修坯、上釉晾釉、装窑烧窑……刘忠阳说道:“跟景德镇陶瓷制作不同,那里的匠人只要干好各自负责的工艺和环节就好,但要制作尧头陶瓷,匠人得‘一条龙’都会,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得重新来过。”仅一年半的时间,刘忠阳把72道工序学了个遍,而且一个人就能拿下整条制作流水线。

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大师与刘忠阳夫妇(右二、右三)合影留念

刘忠阳的妻子周引弟也出身于陶瓷世家,嫁给刘忠阳后,两人一起经营着自己的小作坊,依靠这项手艺经营生活。据周引弟介绍,澄城尧头陶瓷共碗窑、黑窑、翁窑和砂窑四个窑系,刘忠阳就掌握了其中三个,而且,工艺娴熟且细致,名声远扬。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只要此日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买来大碗吃米饭。”这首在渭北一带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民谣,是尧头窑及其陶瓷制品对于当地人们生活重要性的生动反映。但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塑料制品等广泛应用,对陶瓷制品的销售产生了很大影响,尧头陶瓷制作技艺甚至面临断代的危机。

二十一世纪初,对于刘忠阳和他的家庭来说是最艰难的时候。当时生产的陶瓷卖不出去,很多陶瓷匠人都去做别的行业,为了糊口,刘忠阳也曾短暂“出走”过两次,他打过工,拉过货,但还是会忍不住回来做老本行。直到2006年,一切都出现了转机。

刘忠阳在窑内摆放瓷器

传扬:顺势而为下的探索创新

2006年,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国家到当地政府,都越来越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这无疑增强了刘忠阳夫妇传承发展尧头陶瓷的信心与勇气,尧头窑千年炉火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澄城尧头窑的声誉不断扩大,也有人主动找到刘忠阳,跟着他学艺。

刘忠阳说:“2006年起,尧头当地做尧头陶瓷的多了好几家,而且有人主动找到我,跟着我学手艺。到现在,还有三四个人在坚持,这其中有五十多岁的,也有三十多岁的,但没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刘忠阳除了培养专业学徒,还积极办培训,他带着尧头陶瓷走进贫困户和大、中、小学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传承这项非遗技艺。

刘忠阳制作的丝绸之路主题作品

“以前,尧头陶瓷最远就到过内蒙、甘肃,如今,我们的作品已多次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到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周引弟拿着老鼠罐继续说到,“老鼠罐、狮子罐,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器形,代表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我们要好好地继承。但同时,我们也通过手机、电脑,研究现代人们更喜欢的器形,如笔筒、笔洗、花瓶等,根据它们的尺寸、式样,做一些创新,朝着工艺品的方向进行改进。”如今,刘忠阳夫妇所经营的润昌德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接到不少订单,最远来自日本、欧洲等地。

“做陶瓷就跟农村人种庄稼一样,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刘忠阳时常这样叮嘱学徒,他也始终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如今,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确定的首批国家传承工艺振兴项目之一,作为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刘忠阳更是将技艺的传承视为一项事业,他表示,会继续免费招收学徒,让更多人来传承这项手艺,也要积极“走出去”,多参加展会、进行文化交流,在宣传与传承中,让老尧头重现千年前的辉煌。(本文图片由周引弟提供

刘忠阳的妻子周引弟在制作中国梦主题瓷器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