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神木获评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侧记
草木萌发,万象更新。漫步在神木街头,抬头是蓝天深邃,俯首是绿草如茵;行走在杨业公园,耳畔流莺啼啭不绝,脚边湖水涟漪阵阵……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在神木铺展开来。
这是神木的幸福。日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神木市成功入选。
近年来,神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大力描绘生态画卷,彰显水韵之美,形成全域生态、全域景观、全域旅游的发展新局面。
全域旅游引领能源城市美丽蝶变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构造城市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城市不断高速发展。近年来,神木以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目标,兴文旅、促转型,将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确定为“文旅产业建设年”“文旅产业提升年”“文旅产业发展年”,走出了一条旅游助力能源城市转型升级、文化引领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做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把矿山变成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打造永不枯竭的“金山银山”。
神木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天然优势。一直以来,神木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用“绣花”功夫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多措并举推动城乡空间优化和形态重塑,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公园城市。
神木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汇处,全市国土面积7635平方公里,总人口57.2万人。GDP连续4年突破千亿元,是全国百强县、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龙头。煤炭资源富集,是国家级陕北能化基地核心区域;文化底蕴深厚,石峁遗址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麟州故城是杨家将故里;自然风光优美,“塞上明珠”红碱淖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旅游示范市、陕西省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如今,神木市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蹚出了一条能源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神木市紧紧围绕“一山二水三城”文化旅游框架体系,以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立足全市旅游资源特色,充分挖掘二郎山、红碱淖、高家堡、黄河大峡谷、天台山、尔林兔万亩草原等景观资源,推动旅游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神木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不断丰富供给体系,推动发展全域旅游。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着力推进“旅游+农业”,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6个、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2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旅游+文化”,建成石峁遗址博物馆、高家堡古城文化旅游区;“旅游+帮扶”,尔林兔大草原吸纳农民入股,开辟就业岗位,曼乔庄园“一棵枣树”公益活动惠及2600余人,带动就业3000多人次。启动了一批体量大、标准高、投资多的旅游项目,建成星级酒店8家、旅游休闲街区3个、休闲农庄40个、农家乐186家。朝着目标,神木跑出了陕西旅游的“加速度”。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4亿元。
创新机制激起全域旅游一池春水
神木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市年度重点工作,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不断完善政策规划,全面保障全域旅游。编制《神木市文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神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神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红碱淖国家休闲度假区规划》《石峁遗址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景区旅游产品提升规划,与文化、农林、城建等规划深度融合。出台《神木市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文件,与高校“订单式”培养旅游人才,文旅融合品质显著提升。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建成城市候机楼,实现了与榆林机场无缝衔接。开通西安至神木“绿巨人”动车。实施“百亿交通战略”,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建成旅游交通融合示范服务区1座、旅游厕所80座。建成全域旅游标识体系和智慧旅游平台,主要景区景点和重要节点均设置了全域全景图。
强化监管整治,持续优化市场秩序。大力推进旅游市场环境治理,建立旅游市场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健全景区协会和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游客与市民公共利益。联合市文旅、公安、应急、交通、市场监管、城市执法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完善旅游应急预案,构建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救援体系。开展旅游服务培训进景区行动,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畅通旅游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注册人数54115人,服务总时长达268万小时。
加强环境治理,保障优化全域旅游。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景区提升、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56个,实现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建成杨业公园、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等一批主客共享的绿地和公园。近三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3万亩,林木保存面积达495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3.2%。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环境治理,统筹推进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城镇建设、旅游发展“四位合一”提升工程,石峁遗址成为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提升品牌形象旅游新业态精彩纷呈
神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四千年石峁遗址,五百年高家堡古镇。作为明长城沿线的名堡古镇,高家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目前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镇之一,其规模居明长城延绥段三十六营堡之首。2015年,《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中的原西县在这里取景拍摄,让这座本来逐渐冷清的古城又重新恢复生机,成为了神木在沿黄旅游带上的旅游热点。
如果说高家堡古镇的走红是一次意外的邂逅,那么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发现,却是游客神往的必然。被誉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窗口”的石峁古城,出土了陶、骨、玉、石等各类文物数以万计,入选过去1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里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本,对进一步理解东亚及东北亚地区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提升旅游品质,更好地服务游客,高家堡镇全面落实神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及旅游附加值。这些年新建了石峁遗址博物馆、石峁遗址游客服务中心和叠翠园酒店,完善了道路指示牌、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很多村民都开始返乡创业,种起了瓜果,办起了养殖等,为游客提供可游、可玩、可住的游览体验。目前高家堡镇是集文物考古展示、文化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影视基地建设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2021年是神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之年,高家堡镇以石峁古城遗址文化旅游区创4A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重点在东门集散广场提升、南门外街道商铺立面改造,小学门口至石峁上山路口改造提升,古城东门外街道商铺立面改造,街心花园改造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增强游客体验。
除了文化古镇,神木还有被称为自然风光旅游地的麟州胜景二郎山。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神木市高度重视二郎山文物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完善了水、电、路、通信、文化墙、山体装饰、景区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为神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
在开发利用文化古镇及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神木市围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目标,依托文化旅游节重点挖掘文旅资源,以节会促进文化传承,以节会引领旅游发展,通过举办系列节庆活动助力全域旅游。大力实施“百场旅游推介会”,在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和扬州等地举办“神奇神木·神秘神往”旅游推介会。春季“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节”、夏季“石峁国际论坛”、秋季“农民丰收节”、冬季“黄土魂·神木年”四大品牌节庆活动与汽车场地越野赛、葵花节、西瓜节等特色活动互联互融、精彩纷呈。
2021年5月18日,神木市举办了以“神奇神木·神秘神往”为主题的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期间,通过开展“国香神木·风驰悦动”毛乌素沙漠场地越野赛、“花开二郎山·祈福麟州城”赏花节暨地方名优小吃认证、“中华圣城·神奇石峁”石峁文化艺术节、全国百名文艺名家看神木暨第四届陕西青年文学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让文化、旅游、美食、体育融合互动、相得益彰,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享文化旅游盛宴,成为宣传神木的靓丽名片、展示神木的重要窗口。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
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宜业、宜居、宜乐、宜游。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更强支撑,神木积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保护好山系林系水系湖系,实施增绿添园增花添彩行动,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完善一批服务设施、开放一批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近年来,神木市把文旅产业当成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新兴的产业增长极来部署和推进,通过旅游促进神木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依托石峁遗址、杨家城、二郎山、高家堡,打造文化+旅游+研学示范基地;依托红碱淖、碧麟湾,打造水利+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天台山、神府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教育+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尔林兔大草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曼乔庄园,打造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发展从单一向多元共融转变。
发展全域旅游,市容市貌是关键。市容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门面”,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神木大力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智管、细管、众管,大力开展“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车畅、灯明景靓、湖清岸绿、城美山青”行动,努力让所到之处干干净净、目光所及清清爽爽、动静之中开开心心。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神木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旅游”发展模式。占地8000余亩的大柳塔煤海塞罕坝中心公园曾是采煤沉陷区,现已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示范点”;滨河新区曾是滩涂地,经过15年的持续建设,现已成为城市核心区;红碱淖景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位逐年回升,世界濒危候鸟遗鸥的数量已突破万只;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经过20年植树造林,50万亩流沙得到有效治理,林草覆盖率从3%提高到65%,创造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绿进沙退”毛乌素沙漠防沙治沙模式,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一程水一程,最美是征程。随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全面达标,一个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宜居宜业宜游神木正乘风而来。下一步,神木将向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继续迈进,将永葆“闯”的精神,铆足干劲、敢闯敢干,在接续奋斗中闯出新天地、创造新辉煌。(黄娟 刘蓉)
《陕西日报》2022年3月21日专版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