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追溯中国历史上那个盐政人的背影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有他这么一个人。光绪三年考中进士,分至户部山东司为主事,曾任户部提调、度支部筦榷司郎中、盐政院院丞、四川盐运使;期间,他编著的《两淮盐法纲要》《沿海产盐州县地理志》等盐业有关重要著作,是我国唐宋至清末推行盐业改革的集大成者,是后世"统盐厘、一事权"的奠基之作;他不仅是晚清至民国的"盐政专家",而且身处封建王朝"脂膏之地",却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秉持初心,专注本职;他还用自身的行为诠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为后人树立了做人为官行事的标杆。
他就是出生在陕西省镇安县一个偏远山区的晏安澜。在中国近代风云最为激荡的岁月里,甲午战场上有他驰骋杀敌的身影,戊戌变法运动中有他富国图强的声音,庚子事变中有他九死一生的命运交响,辛亥国变中有他沉寂山野的醉心思考。他辉煌的一生,参与政治,推动经济,主政盐务,文韬武略,每一件做得有声有色;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翁同龢、袁世凯、冯国璋、蔡锷这些清末至民国极为耀眼的政治任务,与他多有交集。他,不仅是一个地方震古烁今的骄傲,更是中国在那个时代的"主角"之一。
晏安澜,一个为国家盐业发展作出贡献的陕西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追溯他的背影,让世人了解他的功绩,陕西省镇安籍作家吴相阳,利用五年时间,走访多省,行程数千里,寻微检翠,焚灯继昝,将他的生平和他对中国盐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写成30万字的纪实文学《晏安澜传》。此书甫一面世,便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说,此书是中国第一部为盐官立传的传记文学。而陕西省委宣传部则将晏安澜与司马迁、张骞等一起列为陕西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使广大读者深刻地了解晏安澜这个“陕西名人”,日前,我们对《晏安澜传》作者吴相阳进行了采访。
追溯历史名人 让世人了解历史真相
李虎山:吴先生,您好,首先恭喜您的大作《晏安澜传》出版发行并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看到消息后,我专程从西安来镇安,想了解一下这部引起人们关注的作品, 首先请您谈谈,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被历史尘封的人物?
吴相阳:谢谢读者对《晏安澜传》的厚爱,谢谢李老师对这部书的关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给您交代一点主人公晏安澜的基本情况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晏安澜,字海澄,号虚舟,出生于清咸丰元年即公元1851年,卒于民国八年即公元1919年,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这些近代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他均亲身经历,身处清末至民国这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活教材”。他儿时生活在镇安县青铜关镇一个叫庙坪的小山沟里,他于光绪三年也就是1877年考中进士,分至户部山东司,先后做过山东司司长、户部提调、盐政院院丞、四川盐运使,是一位影响巨大的近代盐政改革家。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我想一个地方需要一个精神的标杆做指引,一方山水需要一个文化的符号做传播。无论在镇安、在商洛、在陕西,晏安澜都可称得上是一个“精神的标杆”和“文化的符号”,值得大书特书、值得为其“立传”。他的功绩或者说历史地位,可以用“五个一”去总结。他改革盐政,编写《两淮盐法纲要》等与盐有关的著作,推行新法,成就唐宋至民国盐业改革“第一人”的美誉;他走进辽东,抗击倭寇,杀敌建功,书写陕西甲午抗日第一人的铁血传奇;他履职户部,立满清王朝中枢,克己奉公、锋芒初露,成为清廷200余年来执掌经济锁钥的第一汉员;他曾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华夏五千年来陕西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司马迁、张骞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一起,成为一种精神的符号,在商洛他是唯一入选者;他在镇安建县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唯一被史书立传的人物,《清史稿》为其作传,评价其“居官尤勤,累有风操”。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做人”“做官”“做事”的境界与担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与情怀。
而这样的人物就曾生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和我们共有这片蓝天,就曾行走于镇安的沟沟峁峁,和我们共享这方沃土,他跋涉的身影,跨越时空,我们仿佛能仰望得到,他呐喊的声音,穿过云烟,我们仿佛能聆听得到。这些,都让人心潮涌动,浮想联翩:他是属于我们山高水远的镇安的,更是属于大气磅礴、江河万里的中国的,他是定格于过往的,更是存活于现实的,这些无一不散发出超越历史的光芒,激发人去追寻他的足迹,记录他的事迹,还原他的业绩,以文字来留存,以精神去传承。尤其是晏安澜生于乱世而不忘改革图强的精神,立于变局而充满家国情怀的节操,更是让人敬佩不已。这就是我写这部书的初衷。
李虎山:在写作过程中,都做哪些准备工作?毕竟时光过去了那么久远。据我所知,现存的关于晏安澜的实用资料并不多,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对于晏安澜这个人,在未读到《晏安澜传》引发的有关消息之前,我竟然不知道陕西有这么个大名人,我想您在收集资料下了不少功夫吧?
吴相阳:的确像您所言,晏安澜这个人物过去传播有限,给人感觉是“藉籍无名”,只是在家乡镇安有零散的逸闻传说。我分析了一下,这主要原因是晏安澜的官职做的并不大,最高做到盐政院院丞,是个三品官,这对于向来以官阶论大小的大众来说,的确“提不上串”,尤其在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晚清至民国,这一职位实在算不得什么。但需要提示的是,晏安澜主要是业务型官员,从事的是盐业管理,他推行的盐政改革彪炳史册,而这却与一般高官包括某些宰相、尚书在史书上却“藉籍无名”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写《晏安澜传》这本书之前,我主要是以写散文、短篇小说之类为,写长篇传记文学这是第一次,自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材料收集处理、写作手法的使用等多重挑战。晏安澜离开我们已经100多年,材料的挖掘十分困难,令我欣慰的是,大约在五年前,国家提出脱贫攻坚,我们单位包扶的村就在晏安澜的老家——青铜关镇阳山村。我随着包扶的同志阳山后,听到当地群众一直在谈说晏安澜这个人,我一时产生了兴趣,我在想,人都去世了一百多年,家乡的人们还在传颂他的事迹并引以为傲,这个人自然不一般,当然,作为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的自己,之前对这个人多少有些了解,但听了群众的讲说,心中突然碰发出要将这个人写出来和冲动。从那时起,便用心收集与这个人有关的所有故事。后来又从各种渠道包括网络等,进一步了解这个人,并沿着他的足迹追寻他的行踪,并设法通过他曾担任过官职的地方的大学城、图书馆等进一步搜集挖掘他的史料,如民国政府为他所编写的《晏海澄先生年谱》,晏安澜的笔记《虚舟东行录》等,得到了这些资料后,我信心倍增。当然,光有这些关于晏安澜的资料远远不够。他所处的年代是那样波澜壮阔,中国近代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像我刚才提到的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等等,他置身其中,无一遗漏,历史背景如此厚重而又错综复杂。同时,晏安澜所从事的主业即盐业又是那样的专业和艰涩,容易使人望而却步。为了弥补这些历史知识、专业知识的不足,只好在工作之余,阅读清史稿、民国史、中国盐业史,阅读慈禧传、光绪皇帝传、袁世凯传等大量书籍,这样下笔才不至于“想当然”。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为了写好这个人物,估计阅读的种类文史、书籍、资料大约在1000万字以上,做了10余万字的笔记,尽可能将那个时代的印记、场景记录下来,为书写做好充足的准备。
用纪实手法书写 反映严肃课题
李虎山:传记文学创作既要考虑“立传”的严肃性,又要考虑“文学”的可读性,在您的作品中,您是怎样做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使这部作品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而且还能让读者读下去,为读者留下印象并引起思考?
吴相阳:传记文学首先要尊重事实,讲究真实。晏安澜是个历史人物,要写好这个“传主”,必须尊重历史,这些历史背景的交代容不得一点虚构,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容不得胡编乱造。同时,《清史稿》为晏安澜立有传,他的主要事迹和业绩都有记载,如“甲午东行”“庚子护驾”“赈灾山东”等等,这些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应“靠事实说话”,无需杜撰“加码”。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写《晏安澜传》还有个目的是希望在镇安、在商洛故里传承安澜事迹,不虚构、不杜撰,就是最好的传承,也是对历史、对先贤的敬重。
不过,这是一部文学作品,生动性、趣味性或者说是可读性,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在这部传记作品的写作中,我也适当运用了一点艺术手段,增强其艺术性。一个是借鉴古代章回体的手法,让每个章节环环相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一个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推进情节,全书十章,六十余个篇目,是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力争把每个故事写得生动传神,让读者愿读;再一个是以引用诗词歌赋的方式来增强点文学性。我尽可能通过多种手法,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相互统一,这是我写这部传记的体会和尝试。
李虎山:我读过《晏安澜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您的作品中,用更多的笔墨刻画主人公那种励精图治、奋发向前、爱国忧民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当前作家们所追求的用中国故事诠释中国历史,用历史映照现实的具体体现,想请您谈谈,在写作过程中,您是如何来把持这个人物,通过人物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的?
吴相阳:我们经常说“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是中国故事?我的理解就是那些民族脊梁的人物“铁肩担道义”,以他们大义凛然的作为,影响时代,推动进步,其事迹感人肺腑,荡涤心灵。我觉着晏安澜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他身处腥风血雨、遍地狼烟的时代,但做人的坦坦荡荡,做事的执着坚守,做官的为民情怀,推进改革的义无反顾,惩处贪腐的大义凛然,造福桑梓的一往情深,给今天的人们仍然以长久的感染和深深的启迪。我把它归结为“安澜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改革创新、就是忠贞爱国、就是为民请命、就是刚正不阿,这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也是他自身修为、百般磨砺的结果。
虽然晏安澜已经故去,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但那种精神却是长存的,永远会激励家乡人奋发向前,创新图强。
史为今用,为廉政建设提供一面镜子
李虎山:放眼三秦大地,追溯历史,可以说,这方丰盈的水土是孕育名人的地方,而对于晏安澜这个人,您将他的成长史讲出来,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吴相阳:要说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我想着重从两方面谈谈,一个是晏安澜的改革创新精神,一个是他的清廉为民本色。这两点特别突出,对今天都有极好的教育借鉴作用。
在清末民初这个历史转型期,作为负责盐务的官员,晏安澜清楚地看到盐纲废弛,盐价暴涨,百姓“淡食”度日的乱象,就一力主张对盐业实施改革,推行“一事权,明法令”的改革举措,将盐政管理权全部收归中央,用新的盐法来号令各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朝廷的赋税增加了,百姓吃“淡食”的少了,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在四川做盐运使的七年中,晏安澜推行盐业公司化运营的新政,甚至将股份制这种改革开放后才广泛用到的革新举措都大胆一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实现了“便民恤商”的目的。虽然晏安澜首倡的盐业改革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迁,都是一种向上的驱动力,值得后人传扬和学习。
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晏安澜的清正廉洁堪为表率。他做着京官,身处封建王朝的经济中枢,管理盐业这一“脂膏之地”,如果稍有贪念就会富得流油,然而他大半生为官,一直借住在商山会馆,可以说的以说得无一垄,房无一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短褂,生活简朴可以用“寒碜”来形容。但正因为他“身正”,所以他眼里容不得沙子,对于贪官污吏毫不手软,比如他作为钦差副使巡查山东,得知山东巡抚张汝梅贪渎河款,草菅人命,晏安澜大义凛然,明知这个巡抚不仅官大权重,更是“皇亲国戚”(慈禧太后的义子),但他祸害百姓,天怒人怨,晏安澜还是克服重重阻力,调查取证,终于将这二品大员拉于马下,也赢得了“晏青天”的美誉。正人先正己,晏安澜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推进今天的廉政教育仍有深远意义。
李虎山:我看您写了许多晏安澜少年时代的生活,是否有意也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阅读范本。
吴相阳: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晏安澜的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他出生在一个叫北阳山的秦岭深处,那里高寒偏远,虎狼出没,条件极为艰苦。但即便如此,在家人的支持下,有时还通过“勤工俭学”,他苦读不辍,先后在镇安、旬阳、山阳、商州、三原等地塾堂或书院读书,可以说为了读书而“行万里路”,天道酬勤,他在27岁这年一举考中进士,走向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舞台,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进而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晏安澜苦读不辍、荣登金榜的求学经历,对我们今天正在读书的花季少年尤其是山区少年来说,至少有三点启迪:一个是只有读书才有未来,要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唯有勤读善读,让知识充实自己,才可能走得更远,离目标更近;第二是有志者事竟成,要立下人生的鸿鹄之志,有了方向,奋斗起来就有无穷的动力;第三是要有不怕苦能吃苦的毅力,古人讲“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虽然今天未必要如此极端,但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温室里是长不出栋梁之材的。从这个角度说,晏安澜是山区少年“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教材,是他们成才成长的一盏指路明灯。如果人生有通向成功的捷径,那读书一定是最可依靠的阶梯。
| 编辑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