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耀她世界 丝路女性共话她力量”主题沙龙活动在西安举行

从长安到罗马,丝路沿线,无数铿锵玫瑰在千百年的繁荣与辉煌中熠熠生辉,绽放芳华。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丝绸之路的交流交往史上,女性贡献着不可忽视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7月26日,由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委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主办,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的“‘陕’耀她世界 丝路女性共话她力量”主题沙龙活动在丝路起点、千年古都西安举行。十余位来自丝路沿线国家和西安当地的优秀女性代表相聚一堂,共话友谊和共识。
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杨乐、李婧,陕西省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王创,国际在线陕西分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史佳,西安易俗社副社长张亚娥等出席活动。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主持人郭旭东主持沙龙活动。
来自博茨瓦纳共和国、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洛哥、巴基斯坦、俄罗斯、苏丹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科研、对外贸易、国际教育、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女性工作者齐聚陕西西安,走进“她世界”、讲述“她故事”、共话“她力量”。
摄影:王海东
杨乐在致辞中指出,女性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年间,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以“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品牌为抓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妇女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妇女加深友谊、增进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张亚娥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创作、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近年来,易俗社赴多国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今天各国嘉宾相聚易俗社,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追求的是发展,传递的是希望。
摄影:刘小禾
在百年易俗社,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人感触良多。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叶丽娅将西安视作第二故乡,她在这座魅力之城工作与生活了八年。叶丽娅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于2018年成立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始了在西安的创业之路。我作为一名对外贸易工作者、一名丝路建设者,将践行峰会精神,架起中国与中亚贸易交流的桥梁。”
摄影:刘小禾
艾小英在分享中说:“作为陕西省翻译协会海外理事和《美文·青春写作》青年作者,文学是我参与文化交流的纽带。未来我将继续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工作,促进丝路妇女发展、共建共享丝路繁荣。”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刘昌在发言中介绍了在建设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工作中的女性代表,以及她们承担的工作、发挥的作用。刘昌表示,女性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共享者,是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希望更多的女性推动学术创新,打造医学高峰,造福人民生命健康。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西安三意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用一段秦腔作为开场,带领大家沉浸于秦韵之中。她介绍了秦腔的历史传承、艺术特点,三意社的发展脉络,以及自身的从艺之路,并以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念白为寄语,与各国女性代表共勉。
来自博茨瓦纳共和国的鹿博、哈萨克斯坦的倪尔、摩洛哥的汪洋、巴基斯坦的夜莺和希拉、俄罗斯的李优、苏丹共和国的王妃、乌兹别克斯坦的秋香围绕热点话题进行分享交流,为未来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多领域间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她”都了不起。主题沙龙现场,大家纷纷表示,将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用实际行动促进合作交流。
分享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易俗社,了解百年秦腔剧社的发展变迁,以及秦腔这门古老剧种的起源发展史。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半边天”作用日益彰显,“她力量”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女性运用自身的宽容、包容、共融等特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各领域合作中发挥推动作用。
摄影:刘小禾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积极作为,邀请各国女性和友好组织访问陕西,也积极推动陕西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女艺术家等赴其他国家交流访问,加深了各方友谊和了解。无疑,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为丝路女性运用自身智慧展现“她力量”创造了参与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丝路女性的交流发展。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一起携手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发挥妇联联络优势,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传承丝路文化,促进合作交流。
丝路未远,长安如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开启“一带一路”下一个黄金十年之际,丝路女性必将携手合作,以丝路女性成长故事映照丝路国家共同繁荣,美美与共,携手同行,凝聚起妇女的磅礴力量,以“她贡献”标注新时代的“半边天”,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 编辑 ANNA 版权与免责声明